核心提示:当饮食中无法达到营养学家推荐的钙质时,就需要补充一定剂量的钙质剂来满足身体的要求, 那么怎么制定自身的补钙方案呢?
老百姓总是有句老话叫做“药补不如食补”。的确,通过合理的饮食能够有效防治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在补钙的过程中营养学家也推荐首先应保证饮食上摄入充足的钙质。但是在一日三餐各种食物中钙的含量有很大差别,只有很少的食物种类中含有的钙量较多,例如奶制品和豆制品中钙含量不但高而且吸收率也较高 。而有些食物含有的钙质较高如一些贝壳类、虾皮、螃蟹等,这些钙质往往均难以解离,无法被人体吸收。常见的面粉、蔬菜中也含较高的钙质,但同时含有的植酸、草酸等也会影响人体的吸收。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当饮食中无法达到营养学家推荐的钙质时,就需要补充一定剂量的钙质剂来满足身体的要求, 那么怎么制定自身的补钙方案呢?
怎么制定自身的补钙方案?
当您手中已经有了一些钙制剂,并准备开始服用以补充钙质, 防治骨质疏松症时,就应当在服用前进行自我评定,看这些钙剂是否符合您的特点,是否适于您自己而不应该单纯跟着广告宣传走。
1、 判定是否骨质疏松人群
首先在判定自己确实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或者已经遭受了骨质疏松症威胁,骨密度开始降低以后,应注意回顾自己的一日三餐和生活习惯,了解自己膳食中每天能够摄入大约多少钙质, 哪些是奶制品、豆制品等含有的容易吸收的钙,哪些是蔬菜、谷物中含有的不易被吸收的钙;了解自己的烹调方法是否更容易促进钙的吸收;了解自己是否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有无嗜酒嗜烟的不良喜好。
2、 询问医生自己是否应该补充钙质
应该再额外补充多少毫克的元素钙;是否需要配合维生素D的补充。
3、选择适于自己的钙质剂
如果有慢性胃病或胃酸缺乏则不应选用碱性大的钙制剂,如活性钙、骨粉等;如果要慢性胃溃病或胃酸分泌增多,就不宜选用含有过多酸性的钙质剂如乳酸钙、醋酸钙等,可以请医生帮助选择一种最适合的钙制剂。
4、认清确切的钙含量
目前市场上有些钙产品均以混合物的方式出现、例如高钙奶粉,就一定要注意产品说明书上所注明的钙含量,并以此推算每次自己可以摄入多少元素钙。
5、了解分解率和吸收率
尽可能选择更容易分解吸收率高的产品。
6、了解生产厂家,注意补钙的安全性
在选择钙质剂产品时应注意选择那些加工工艺先进,取得国家正斌标准,具有正式生产批号厂家的产品,以保证质量和安全,最好选择一些正规药厂的产品。
7、算算自己的“钱布袋”
补钙不应当成为一种昂贵的消费,也不必寄希望补钙来包治百病、补钙只是健康生活中的一项辅助手段而已。同时又是一件长期的消费行为,应了解自己每天、每月需要花费多少钱用于补钙,量力而行。须知补钙并非越贵效果越好,一些价格低廉的钙制剂同样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
当人们处于儿童、青春期、孕产期、绝经期等特殊时期时,对于钙质的需求量明显增加,除了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外,也需要适当补充钙制剂, 作为对膳食的补充。学会制定自身的补钙方案,才能真正为身体做好补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