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生理周期四阶段 女生如何根据生理期养生

2019-05-21 15:52:17爱秀美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注意这些问题,对于生理期间的女性来讲,通过一些月经期的养生,能够调节一下因为例假到来而带来的一些身体不适症状。

  生理周期四阶段

  女生的月经期一般来说,是28天为一个生理周期(也有女生32天),生理周期可分成4个阶段:月经期、经后/卵泡期、排卵期、经前/黄体期。

  女生如何根据生理期养生

  一、月经期 - 第1-5天

  大家都知道这个周期,也就是大姨妈的那几天。一般来说应该持续3-5天。在这个周期,如果没有怀孕,我们本来为了怀孕做准备而变厚的子宫内膜会脱落,以经血的形式排出体外。我们可能感到容易疲乏、贪吃甜食和肉类--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从生理学角度来说,我们失掉了一些血,身体就会自动想要这些血里流失掉的营养:铁,镁,和足够的热量。

  饮食

  深色绿叶菜:羽衣甘蓝菠菜等。海菜:海带,海藻,裙带菜等。富含优质脂肪酸的食物:牛油果,火麻仁,亚麻籽,各类无调味生坚果,如果你非纯素,非常推荐深海野生捕捞鱼类。用高糖水果代替甜点:香蕉、樱桃、石榴。无咖啡因的茶:树莓叶(raspberry leaf),荨麻茶(nettle),洋甘菊茶(chamomile)。镁和维生素B族。

  如果你的姨妈很不友好,在姨妈前几天就杜绝咖啡因和酒精。每个月从来例假第一天开始算,坚持两个礼拜,每天一勺亚麻籽粉或是南瓜籽。推荐使用荚迷花树皮的提取物(在英文中,这个植物叫Cramp Bark,专门治疗痛经),我觉得作为中国人,大家可以理智地选用我国中医的传统方法,比如喝一些红枣姜茶。

  运动和日

  散步和拉伸。轻柔舒缓的瑜伽(不要做倒立动作,你想想你本来血往下流的你一倒立……)。8-9小时睡眠,保持暖和(可以放心洗头啊各位……)。

  二、经后卵泡期 - 第6-13天

  度娘说,这个周期“卵泡开始在卵巢内成长,同时卵巢分泌出荷尔蒙帮助子宫内膜成长。在卵泡期,我们的激素水平渐渐升高、子宫内膜开始慢慢形成、卵子开始成熟。在这个“成长”的阶段,注重保养是关键。

  饮食

  充足的蛋白质:鹰嘴豆,豆腐,天贝等;非纯素者选用鱼类。根茎类蔬菜:红薯、萝卜等。低糖的全食物,减少包装食物和淀粉的摄入。健康脂肪:牛油果,椰子油,橄榄油。注意综合营养素的摄入:燕麦,藜麦,小米,小扁豆。非纯素者可加入三文鱼,散养鸡蛋,来源可靠的生蚝。喝水!保持水分充足!很重要哦~ 可以继续服用荨麻茶。

  运动和日常

  可以放开大胆地去做高强度运动!这是最适合的时候不要浪费诶。拳击、负重、跳个zumba、做个力量瑜伽都是很好的。护肤和按摩推拿在这个时候很合适。这时候的你很有创造力,去开始一些新的project,尝试新鲜的事物吧。

  三、排卵期 -第14-20天

  度娘说,这个周期“卵泡成熟后便排出卵子,经输卵管由卵巢送往子宫。” 在排卵的这一周,我们身体的温度会升高大概半度~ 如果你有怀孕的计划,那这个时期是最佳的!(所以你要是不想怀孕,那么你懂得该注意干嘛。)这个周期因为荷尔蒙的改变,你也可能会感受到一些情绪的波动。

  饮食

  注意均衡饮食即可,以植物为主,避免包装快餐。少吃(不是不能吃啊)生肉生鱼类生冷的食物,爱吃色拉的菇凉们注意在色拉里放一些熟食。在饮食中加入一些玛卡粉。

  运动和日常

  开髋的瑜伽姿势(hip-opening)。针灸和按摩。多和闺蜜们聚聚,同时也是找对象好时机!

  四、经前黄体期 -第21-28天

  这个时期,我们的子宫内膜还在不断地变厚生长,知道它失望地发现卵子并没有被受精,然后桑心地掉落,变成大姨妈。在黄体期,我们的身体还是会保证子宫的温暖,将许多营养和血液输送到那里。这也是你会感到经前疼痛(PMS)的时候。

  饮食

  和排卵期一样,注意均衡饮食即可,以植物为主,避免包装快餐。可以多吃一些牛蒡,为肝脏排毒,同时帮助你平衡荷尔蒙。喝蒲公英根茶,缓解这时候容易产生的腹胀和水肿。红色黑色补气血的食物:红枣,黑木耳等。

  运动和日常

  把杆运动,普拉提,瑜伽,舞蹈。减少高强度运动的频率。这时候你会感觉身体渐渐开始变得慢下来,内向起来。所以适当的休息和冥想是不错的选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