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烦热
相关标签:食用白菜中医营养
  • 第一节 小儿水肿 分证论治 2007-9-13中医

    (一)常证(#画中画广告#) 1.风水相搏证候:水肿大都先从眼睑开始,继而四肢,甚则全身浮肿,来势迅速,颜面为甚,皮肤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尿少或有尿血,伴发热恶风,咳嗽,咽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分析:风性向上,善行而数变,故浮肿先见于头面,继而四肢,来势迅速,,肌肤浮肿,按之凹陷即起,是为风水之象。肺失通调,水聚肌肤则小便短少;风夹湿热蕴结下焦,邪伤血络,故见尿血。发热恶风、咽痛身痛、咳嗽,...

    查看全文>> 标签:小儿水肿肾脏病证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
  • 第一节 夜啼 分证论治 2007-9-12中医

    1.脾寒气滞(#画中画广告#)证候:啼哭时哭声低弱,时哭时止,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温,吮乳无力,胃纳欠佳,大便溏薄,小便较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红,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分析:夜则阴盛阳衰,脾寒愈甚,寒邪凝滞,腹中作痛而夜啼不安。《保婴撮要·夜啼》云:“夜属阴,阴盛则脾脏之寒愈盛,脾为至阴,喜温而恶寒,寒则腹中作痛,故曲腰而啼。”因痛而啼,痛解而寐,故时哭时止。脾脏虚寒,运化失司.故...

    查看全文>> 标签:心肝病证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
  • 大肠癌 瘀毒内阻 2007-9-5中医

    症状:腹部拒按,或腹内结块,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色紫暗,量多,烦热口渴,面色晦暗,或有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画中画广告#)治法: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味。本方用桃仁、红花、五灵脂、延胡索、丹皮、赤芍、当归、川芎活血通经,行瘀止痛;以香附、乌药、枳壳调理气机;甘草调和诸药,共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临床应用常配伍黄连、黄柏、败酱等,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大肠癌癌症中医
  • 瘿病 肝火炽盛 2007-9-4中医

    症状: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烦热,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画中画广告#)治法:清肝泄火。方 药:栀子清肝汤合藻药散加减。栀子清肝汤中,以柴胡、芍药疏肝解郁清热;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益脾养血活血;栀子、丹皮清泄肝火;配合牛蒡子散热利咽消肿。藻药散以海藻、黄药子消瘿散结,黄药子且有凉血降火的作用。肝火亢盛,烦躁易怒,脉弦数...

    查看全文>> 标签:气血津液病证厥证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瘿病 痰结血瘀 2007-9-4中医

    症状:颈前出现肿块,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胸闷,纳差,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画中画广告#)治法:理气活血,化痰消瘿。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方中以海藻、昆布、海带化痰软坚,消瘿散结;青皮、陈皮、半夏、贝母、连翘、甘;草、理气化痰散结;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共同起到理气活血,化痰消瘿的作用。结块较硬及有结节者,可酌加黄药子、·三棱、莪术、露蜂房、山甲片、丹参等,以增强活血软坚,...

    查看全文>> 标签:气血津液病证厥证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瘿病 鉴别诊断 2007-9-4中医

    瘿病需着重与瘰疬及消渴相鉴别。;(#画中画广告#)1.瘰疬鉴别的要点,一是患病的具体部位,二是肿块的性质。瘿病的肿块在颈部正前方,肿块一般较大。正如《外台秘要·瘿病》说:.“瘿病喜当颈下,当中央不偏两旁也”;而瘰疬的患病部位是在颈项的两侧,肿块一般较小,每个约胡豆大,个数多少不等,如《外科正宗·瘰疬论》描述说:“瘰疬者,累累如贯珠,连结三五枚。”2 .消渴病瘿病中阴虚火旺的证型...

    查看全文>> 标签:气血津液病证厥证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 内伤发热 文献摘要 2007-9-4中医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画中画广告#)《诸病源候论·虚劳热候》:“虚劳而热者,是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故内外生于热,非邪气从外来乘也。”。《医学入门·发热》:“内伤劳役发热,脉虚而弱,倦怠无力,不恶寒,乃胃中真阳下陷,内生虚热,宜补中益气汤。”《 景岳全书·寒热》:...

    查看全文>> 标签:气血津液病证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书籍教材中医
  • 内伤发热 2007-9-4中医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水湿郁遏或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画中画广告#)内伤发热是与外感发热相对应的一类发热,可见于多种疾病中,临床比较多见。中医对内伤发热有一套颇具特色的理论认识及治疗方药,且对大多数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早在《内经》即有关于内伤发热的记载,其中对阴虚发热的论述较详。《...

    查看全文>> 标签:气血津液病证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书籍教材中医
  • 消渴 胃热炽盛 2007-9-4中医

    症状: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画中画广告#)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药:玉女煎。方中以生石膏、知母清肺胃之热,生地黄、麦冬滋肺胃之阴,川牛膝活血化瘀,引热下行。可加黄连、栀子清热泻火。大便秘结不行,可用增液承气汤润燥通腑、“增水行舟”,待大便通后,再转上方治疗。本证亦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方中以生石膏、知母清肺胃、除烦热,人参益气扶正,甘草、梗米益胃护津...

    查看全文>> 标签:气血津液病证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消渴中医
  • 汗证 现代研究 2007-9-4中医

    自汗(#画中画广告#)邢氏报道以当归六黄汤治疗29例妇女更年期烦热自汗症,病程1-3年,辨证属于阴虚火旺,经治后全都有效。其中16例全部症状消失,服药最少9剂,最多27剂[河北中医1992~(3):35]信马氏以补中益气汤加山茱萸、山药,另用五倍子粉少许敷脐,治疗1例自汗严重(称为漏汗)病程达1年的患者,服药10剂后,基本治愈[四川中医1991;(12):28l俞氏报道新加龙萸止汗汤(生龙骨、生牡...

    查看全文>> 标签:汗证气血津液病证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书籍教材中医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